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3898890873

工作时间:早9.00-晚8.00

生活中要学会求同存异

发布日期:2019-11-26 05:28:57

求同存异的原意是,找出相同点,保留不同意见。然而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是要求相同,而不能接受相异点。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只有部分相似。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以及神经类型都有不同,所以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认知方式都有不同,行为习惯也随之有所差异。即使是同胞兄弟姐妹,性格也有差异。据报道,在美国有两个已经五十多岁的连体兄弟,两个人常常会因为意见不同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表明,即使两个人所有的经历和环境都完全相同,没有一点点的差异,也会出现认知方式的不同。这是因为,在同一环境中,不同神经类型的人,会接受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也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方式。
    当你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力求改变他/她的想法或行为,就是你在求他/她同你。当你总是对自己不满,力求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与别人相同,那么就是你在求你同他/她。这两种求同都会产生痛苦,你的或他/她的。
    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人对陌生的、不熟悉的人不会要求,而对亲近的人总是要求很多。其实这是要求者对被要求者有了身份认同,潜意识中把对方等同于自己,不能接受对方违背自己的标准。所以,当出现对方总是对你要求很多,反而是证明对方认同了你,虽然那可能会让你痛苦。
    一个人成年后,人格的各个方面都相对稳定下来,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也逐渐固化。没有相当的个人意愿,和专业的帮助,一个人是很难改变的。如果外界去强迫改变他/她,那么就会让他/她产生痛苦感,反抗和冲突也会由此而产生。
    于是,真正的求同就显得很重要。如果你能和他/她在一起,那么他/她身上一定会有某种你需要的,而他/她又能够给你的东西,这就是“同”。而对于不同的,不去要求相同,而去接受,就是存异。做到了真正的求同存异,就会减少了冲突和矛盾,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上一篇:家长不易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Copyright © 沈阳书恒心理学 版权所有 沈阳书恒心理学,沈阳心理学,沈阳儿童心理沙盘,沈阳魔法家居整理 电话:13898890873

地址:沈阳市于洪区汪河路108号甲323室 ICP备案编号: 辽ICP备19019058号-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