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发布日期:2019-12-27 12:11:48
“延迟满足”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青少年心理咨询|亲子教育|个人成长|情绪管理 | 读书·品茶 | 预约心理咨询:李老师 13898890873(电话/微信)延迟满足并不是简单地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是培养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想做的事,这是自控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自控力的培养就在生活的点滴中,父母要从全局出发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不要纠结于“满不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个问题。
很多父母知道“延迟满足”这个词,但是对延迟满足的含义或者如何实施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些父母看到延迟满足,就从字面上去理解,认为:“好,要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于是他们以为延迟满足是一种教育方法,也就是“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通过这种教育方法,他们希望能够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这样的理解引起了他们深深的困惑,
以下都是他们的疑问和纠结:
1、我本来可以满足孩子的,但是用了延迟满足的方法,总是不满足他,结果导致孩子觉得我在故意刁难他,越来越不信任我了。
2、为什么要故意给孩子设置障碍,实行延迟满足呢?不合理的要求可以拒绝并说明理由,合理的要求为什么要刻意拖延?更麻烦的是,要求合理还是不合理其实只是我们的判断,那么我们的判断是否正确又如何来判断呢?
3、我实施了延迟满足的方法,效果却并不好。我总是在孩子有要求的时候跟她说,再等几分钟或者再等几天。有时候会要求她做了某件事,才可以得到某样东西。孩子总是很不情愿地做了或者等着。现在发现孩子该做的事情不做,也学会跟我讲条件了。
4、是不是延迟满足只可以用在买东西上?不能看到就买、想到就买。拒绝的时候说明原因或者说具体什么时候再买。那么,孩子精神上有需求,也要延迟满足吗? 延迟满足是一种方法,我们走中间路线总可以了吧?有时候及时满足,有时候延迟满足,看是什么需要;对有的孩子及时满足,对有的孩子延迟满足,根据他们的个性来。对延迟满足的误解以及操作不当,令很多父母困扰,显然很多父母也没有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他们也往往在“要不要满足孩子的要求”上纠结不已。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延迟满足究竟是什么,它在孩子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延迟满足和自控力又有什么关系,然后再来考虑在生活中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延迟满足,英语是“deferred gratification”或者 “delayed gratification”,字面上直接翻译是“推迟的满足感”。比如我想要一样东西,不过我等了很久才得到,而我得到东西的时候并不是抱怨“怎么现在才得到”,而是依然有满足感。这个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指的是人的一种能力,或者人的一种属性,是人能够等待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再做想做的事,反映了自我控制或者说克制欲望的能力。它的反面概念是即刻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拥有这种属性的人,欲望控制力不够,比较冲动。所以说,“推迟的满足感”是一种个人能力,并不仅是“延迟满足孩子需求”的意思,也不应该简单地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来看。要理解“推迟的满足感”,必须理解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幼儿在12~18个月就逐渐出现自我控制的苗头,比如,他们可以听从一些简单的要求:“在门口等一下,妈妈拿了包就带你出去玩。”他们能克制住马上冲出门的欲望,在门口等一小会儿。研究儿童的心理学家对幼儿自我控制和听从父母要求的发展很感兴趣,他们开始研究早期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是怎么研究的呢?他们设计出一些情景,这些情景包含了能够体现延迟满足的任务。所以说,“推迟的满足感”能够在一些特定的情景里反映自控力。但是,自控力不仅仅包括“推迟的满足感”。对“推迟的满足感”进行的研究,最著名的大概要算棉花糖实验了。20世纪60年代,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做了一个棉花糖实验:实验者给一群4岁的孩子每人一块棉花糖,说:“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能坚持到我回来后再吃,你就会得到两块糖。”说完,他走了。有些孩子很快把糖吃了,也有些孩子坚持等到实验者回来,当然,他们得到了许诺的两块糖。之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踪研究,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发现在4岁时就能够为两块糖而等待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较高的效率及较强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好地应付挫折和压力,并且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普遍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而那些没有抵御住诱惑的孩子,抗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在压力面前不知所措,做事效率较低,自信心和责任心都不强。
此后,培养孩子拥有适当的“可推迟的满足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认为,拥有适当的“可推迟的满足感”的孩子,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这个能力和将来的学习能力、应对困难等能力确实有正相关的关系。
也许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慢慢处于了“电量不足”的状态,
那是时候该给自己充充电了。
无论多忙,请给自己选几本好书,心灵成长,家庭教育,
每天读一章,就会慢慢感觉到力量的回归。
还可以参加专为父母开设的课程,读书会,成长小组
不仅是学习育儿知识,
更是找回了自己,
所以,
孩子是来渡我们的,
更是上天恩赐给我们的礼物,
是让我们经由TA第二次成长,
遇见更好的自己。
孩子的成长,就是父母的修行
感恩一路有你的陪伴
谢谢你愿意与我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欢迎每一个喜欢心理学的小伙伴
和我们一起分享你们的生活
那是时候该给自己充充电了。
无论多忙,请给自己选几本好书,心灵成长,家庭教育,
每天读一章,就会慢慢感觉到力量的回归。
还可以参加专为父母开设的课程,读书会,成长小组
不仅是学习育儿知识,
更是找回了自己,
所以,
孩子是来渡我们的,
更是上天恩赐给我们的礼物,
是让我们经由TA第二次成长,
遇见更好的自己。
孩子的成长,就是父母的修行
感恩一路有你的陪伴
谢谢你愿意与我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欢迎每一个喜欢心理学的小伙伴
和我们一起分享你们的生活